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分阶段实行不同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逐步提高贫困标准和瞄准精度。在包容性增长、社会保障制度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中国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的反贫困研究几乎与中国反贫困实践同步展开,且密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关于扶贫资金管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较丰富;20世纪90年代关于反贫困战略、贫困标准与测量的研究较多;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各项政策、因素的减贫效果的实证分析评价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定义和标准的分析有所深化,对扶贫瞄准偏差的研究在2005年以后趋于增多;脱贫攻坚以来,关于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中国消除贫困经验和解释以及对下一阶段反贫困战略转型的研究更为关注。 经典的贫困及反贫困理论主要产生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就贫困经济学而言,既有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也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①二者既有相似的分析框架,又针对各自独特情境,例如关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更加强调失业、歧视、福利制度激励等问题,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则更加强调经济增长、农业政策、教育参与等问题。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RISD)利用相对一致的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对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减贫问题开展了案例研究。②贫困研究按照贫困分析的一般逻辑,包括贫困定义与测量、贫困成因、反贫困战略与政策、扶贫瞄准、减贫效应、反贫困经验和理论等方面。参照这一逻辑结构,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如何认识贫困以及如何反贫困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③,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演变轨迹,尤其是在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创新。这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反贫困研究进展的理解,并对下一步深化反贫困研究得出有益启发。 一、贫困理解和标准 对贫困的理解和定义是反贫困研究的起点。中国学术研究中关于贫困的定义经历了从温饱到基本需要、发展、知识、多维的转变,其中,对拓展性贫困定义的研究支撑了反贫困战略研究。改革开放后,对贫困问题的讨论随之出现。这一方面受到国际贫困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开展扶贫和制定贫困标准的客观需要。中国在较长时间内对贫困没有明确的定义,大体上将温饱条件对应的消费水平界定为贫困户的标准。④国内学界对贫困的理解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围绕温饱问题所进行的贫困界定,第二阶段是2000年以后所开展的拓展性研究。对贫困标准的研究则建立在贫困定义和国际比较基础上。 1.基于温饱的贫困定义 中国的基本需要型贫困定义研究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温饱概念展开。1985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对贫困线进行测定,其所依据的贫困定义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包括供应基本热量的食品需求和其他基本生活需要。⑤周彬彬提出,绝对贫困的首要内涵是生存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品消费无法维持健康生理和日常活动的需要。⑥同期,另一项对贫困线的研究也采取类似的绝对贫困定义。⑦该研究的特点是在绝对贫困之下进一步划分出生存贫困,即“特困”或“极端贫困”。随后的研究基本都将中国官方定义的贫困视为基于温饱的绝对贫困。⑧ 2.拓展的贫困定义 国际上关于贫困的定义除基本需要视角外,还有社会排斥、能力贫困、权利剥夺等视角。⑨从发展脉络看,国内研究对贫困的理解呈现从基本需要型贫困到能力贫困和发展性贫困的演变。拓展的贫困定义代表了中国贫困理解的国际接轨。 知识贫困概念来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贫困概念,对其中的知识维度和指标进行了拓展,所衡量的不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还包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获取途径的缺乏。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包括科学与技术、教育与培训、信息与网络。⑩知识贫困没有超出能力贫困、多维贫困的范畴,但对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指向性更强,即更加重视知识发展战略和消除知识贫困。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基本行为能力的剥夺,这成为国内研究能力贫困的理论基础。中国学者将行为能力贫困理论融入了亚当·斯密的基本需要贫困理论,认为能力不足是根源,福祉缺失是最终表现。(11)方黎明等应用森的行为能力贫困理论来分析中国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不足,并认为该理论落脚点在于重建个人能力。(12)梁伟军和焦丽丽结合行为能力贫困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提出脱贫人口的发展能力结构概念,认为发展能力可对应可持续生计概念中的五类资本,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是脱贫致富的必然要求。(1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提出发展贫困概念,指贫困人口缺少自身发展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如缺少受教育机会和必要的医疗条件。(14)发展贫困既强调贫困人口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强调外部发展条件的建立,发展贫困比能力贫困更具社会性和综合性。邢占军和张丹婷则提出自身发展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相对贫困的内涵,原因在于发展能力的不足,因此,相对贫困可以同时理解为能力贫困和发展性贫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