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人(或动物)两脚交互移动”的概念框架,构成了“走”概念域。现代晋方言表示“走”概念域的常用词语在语音、概念、构词和句法功能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据共时、历时考察,无论是语音还是用词均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然而其概念义受到北方官话及周边强势方言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历史时期词语的“叠置”。本文将从“走”概念域常用词的共时表现、历时演变及历史层次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山西晋方言“走”概念域常用词的共时表现 (一)山西晋方言“走”概念域常用词的同义聚合系统 “走”概念域可以分解为动作发出者、动作部位、动作方式、具体动作等概念要素。方言区的人们选择不同的词语来凸现、表征不同的概念要素,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同义聚合系统。 从下页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山西晋方言表示“走”概念域的常用词主要有:走、跑、逛、步便、撵、踅、跩、闲走、溜达、转转、转倒、瞎串、闲串、转弯、圪转、圪溜、圪踅、断、撵断、游玩、走走、拾拾、抹游、串门(子/儿)、游门、相跟、厮跟等。其层级结构由上位概念词“走”“跑”与其他下位概念词构成。 从地理分布而言,上位概念词“走”“跑”分布于整个晋方言区,使用地域最广;其他词语则分布于部分方言小片或个别方言点,使用地域较窄。 (二)山西晋方言“走”概念域常用词的概念结构与语音表现 1.表示“两脚交互移动”概念的常用词 上位词“走”的概念结构主要为:[+动作主体:人/动物][+部位:两脚][+动作:移动][+方式:一前一后]。“走”主要凸显“一前一后”、“移动”两个概念属性。“走”在晋方言区使用地域最广,词形虽与普通话相同,但其语音形式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2.表示“脚或腿快速移动”概念的常用词 “跑、逛”表示“脚或腿快速移动”概念,其概念结构可以分解为:[+动作发出者:人/动物][+脚/腿][动作:移动][+方式:一前一后][+速度:快速]。其主要凸显动作速度快的概念特征。 “跑”在晋方言区分布地域广泛。《广韵·肴韵》:“跑,薄交切,平肴並。”声调为浊平声,今山西中原官话汾河片还保留阳平读法,而晋语各片已与普通话同,读为上声。“跑”读上声,从文献看,“跑”由阳平读为上声应是元明以后的变化。 从韵母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复元音:
等。与普通话相比,效摄字在晋方言各地音值差异明显,且韵腹趋向高化。另一类是单元音,具体形式为
、o两种。显示了某些方言点复元音单音化的特点。 “逛”表示“两脚快速移动”,主要在和顺、柳林方言点使用。其语音形式为
。“逛”为宕摄合口三等字,和顺、柳林方言韵母读为单元音
,鼻韵尾脱落,合口读为开口。从语音演变史看,西夏时期西北地区宕摄字的鼻韵尾已经消失。“现代晋方言是唐五代西北方言的直系支裔”,[1]因此,可以推断,和顺、柳林方言宕摄字鼻韵母消失的现象至少是西夏时期西北方言语音特征的承继。 3.表示“加快速度向前走”概念的常用词 表示“加快速度向前走”概念的常用词有“撵、断、追撵、撵断”等。其中“撵”的分布地域最广,在晋方言各个方言小片均有使用。其语音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兴县方言中表示“追赶;追上”概念的常用词“断”,是个同音替代字,至于本字暂时存疑。 4.表示“没有目的地慢慢走”概念的常用词 表示“没有目的地慢慢走”概念域的常用词主要有:逛、闲走、转倒、溜达、游玩、走走、抹游、转转、圪转、圪溜、圪踅等词语。其概念结构可表述为[+动作发出者:人][+部位:脚][+动作:移动][+方式:一前一后][速度:慢][+方向:无目的],尤为强调“速度慢”和“方向的无目的性”两个概念要素。这些词语分布地域有限,多数只见于个别方言点。 5.表示“用脚走”概念的常用词 “步便”一词表示“用脚走”概念,其概念结构可以表述为[+动作发出者:人][+动作:移动][+工具:双脚]。尤其凸显行走的工具“双脚”这个概念特征。使用地域仅见于和顺、忻州等方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