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是习近平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表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实践要求。学术界围绕“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对“两个结合”的研究,要求拓宽研究视域、扩展研究思路。事实上,“两个结合”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并具有形象建构功能。从多维度阐释“两个结合”,才能理解其深刻意蕴,把握其独特功能。 一、作为方法论的“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首先是作为方法论提出的,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 一是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申“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进行了具体阐释,明确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这些都是将“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加以论证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西方历史、文化和实践的产物,要发挥解放人类、改造世界的作用,必须同各民族、各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具体化。如果拘泥于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或不顾具体国情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就会走向教条主义,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权威性。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1920年3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①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主要立足西方文化土壤,借鉴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都是西方文化的结晶、西方文化的代表。对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马克思、恩格斯虽有关注,但借鉴吸收并不充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的东方文化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建立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和积累,已经定格和成型,如果不激发其生机与活力,就只能躺在古文献或博物馆之中,难以发挥其现实作用,也无法彰显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又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这是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体系的文化,但两者对于自然、社会、人及其相互关系处理的思考有不少契合和相通之处,使两者“结合”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容品格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本思想、辩证观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自然观、道德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契合。这种文化品格、哲学思想、具体主张的契合和相通,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尽管“两个结合”的表述是在新时代提出来的,但“两个结合”的实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就已经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两个结合”的过程。 二是作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将“两个结合”作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②如此,将“两个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提升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赋予“两个结合”更高地位和更大作用空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创造,“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建构、制度创设、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结合”的产物,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特色之源。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也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社会主义。 三是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的方法。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两者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此前的积累和创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此后开始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是坚持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兼收并蓄、和平发展的文明。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中华文明转型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是创造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从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问世,都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中华文明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仍然要从文明维度来定义,这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的指导,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立足中国国情,才能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文明的发展具有继承性、连续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传统的断裂,而是传统的继承,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基础上生成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两个结合”诠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方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