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构建适配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独立自主、循序渐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可以更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我国经济制度体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继承、突破、累积、演进的内在机理,深刻地把握我国持续深化经济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我国的经济改革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经济体制领域的生动展开。坚持问题导向,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稳步建构成熟定型制度的重要经验和思想方法。正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形成的问题情境,构成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力。改革就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变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由此催生基于问题导向的制度动态建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是基础性和最具牵引性的变革。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解析其宏观微观路径和动态过程,核心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定经济改革决策和运行机制本身,作为制度建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通过这些特殊高效的机制安排,中国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现实国情和适应时代变化的体制机制,有效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保障了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决定经济改革方向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是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基本关系。基于唯物史观,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才能据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将这一论断作为制定政策、规划未来的基本依据。 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部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不断为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制度基础,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关系的现代化,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这是唯物史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活的运用和发展。由此,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决定了经济改革的性质方向、重点任务和推进方式。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最本质特征规定并要求其实现过程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综合运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努力探索并创造适配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改革目标来推动和引导制度变迁至关重要。邓小平指出,要“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②改革决定着现代化事业成败,其实质是立足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生产力状况和历史条件,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新体制,同时改革其他方面的体制机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表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现代化,只会把发展引向僵化和低效,而以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则不具可能性;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适配中国式现代化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分配结构及其实现形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决定了经济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和所面临的重点任务。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须是高度自立自强的现代化,也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要求构建充分发挥人口比较优势、实现劳动力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准入、职业、竞争、信用等综合配套的规则规制、标准规范,同时要适时改革创新经济制度,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模式转变。受自然条件约束和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创造丰裕的社会物质财富。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法治体系,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营造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扩大社会流动和中间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要求构建体现环境效益和生态价值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正是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我国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政府坚强引领、市场有效运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一系列核心元素相结合的全新经验和现代化建设新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之一。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和不平衡所赋予的改革任务艰巨性、各类矛盾利益交织形成的改革场景复杂性、经济社会充分发展面临的资源条件约束性,对正确选择改革推进方式以实现制度目标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适配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国推进经济改革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④从实际问题出发,在解决现实矛盾中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创新,逐步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理顺其内在逻辑并形成有机整体,是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稳定有效的制度建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