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程序员终于得以见到鸿蒙真容。 9月10日晚上,华为开发者社区的鸿蒙板块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开发者发帖提出各种有关鸿蒙开源的问题,寻求资源和帮助。 当天下午,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宣布了鸿蒙(HarmonyOS 2.0)开源的消息。配合这个官宣,当天晚上,华为向开发者开放了开发资源。开发者可以登录网站,下载源代码,他们将获得模拟器、SDK包以及IDE工具等一整套完整的开发工具。 不少开发者光顾。有安卓开发者发现,鸿蒙系统开发和安卓系统有相通之处,有人在论坛上求视频教程,有人迅速搭建好了开发环境,琢磨要做什么应用。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这套源代码可以马上编译并在系统里面运行,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的状况和能力选用。 去年9月,华为对外宣布了鸿蒙1.0版本,但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鸿蒙虚实少有人明确知晓,除了华为和荣耀智慧屏产品,外界无法得知多少有关鸿蒙的信息。不少软硬件开发者揶揄,这是一个活在PPT里的操作系统。 鸿蒙目前可供开发的终端包括三类:大屏(比如电视)、手表和车机。按照华为的计划,今年底会面向国内开发者发布针对智能手机的beta版本,明年全面进入华为手机。 这个时间节点比外界普遍预测的要早不少。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普遍预测,最早要到明年底,手机版的鸿蒙操作系统才有可能开发出来。 “当华为想要认真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实质性的东西都留在幕后,越重视的越低调。”一位华为前资深员工对记者说,“这就是他们的模式。” 因为被美国制裁,华为智能手机面临无法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危险,因此鸿蒙曾被外界认为是华为针对华为手机开发的操作系统,以解决软件“卡脖子”问题。但此次发布会信息显示,鸿蒙并非简单对标安卓操作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不仅支持手机,也支持PC、电视、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物联网智能终端,具有跨平台特性。 多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鸿蒙可以被定义为面向“5G+物联网”时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统,目前与鸿蒙在设计理念上相类似的主要是谷歌的Fuchsia(紫红),后者是谷歌继安卓和Chrome OS之后极力打造的第三大操作系统。 其他硬件市场对于华为来说相对容易,但手机市场,除了自用,华为开拓外部市场的难度很大。国内手机市场目前华为一家独大,第二阵营的OPPO、vivo、小米都有基于安卓的成熟系统,如果不发生黑天鹅事件,大概率不会换鸿蒙操作系统。 而华为手机换用鸿蒙后,用户是否会大量流失,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需要开发者,如何吸引开发者? 鸿蒙战略性和急迫性迅速提升后,华为加大了鸿蒙的研发力量,有接近华为的人士向记者估计,约有千余开发人员专门从事鸿蒙研发,加上方舟编译器、EMU1、HMS等生态系统的开发,总计约有8000个研发工程师。 当鸿蒙站上C位以后,接下来的难点是如何最大化吸引生态合作伙伴。 从技术和成本角度来说,在一个全新的手机操作系统上适配自家的应用,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做的。 微软手机操作系统在开发者中推广的艰难之旅可作为前车之鉴。 微软推手机操作系统之时,安卓生态已经比较成熟了。对于开发者来说,在和安卓没有任何兼容的微软手机操作系统上重新部署一个应用版本,几乎等同于开发一个全新应用,哪怕一个小应用,至少需要1个产品经理、2个程序员和1个设计师,这些人力成本一年最少要100万-200万元。如果是大产品,成本将呈量级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占率不高,开发者的收益却是不明确的。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华为笼络了一批种子开发合作伙伴。记者发现,华为展示的鸿蒙软件合作伙伴包括12306、航旅纵横、百度地图、滴滴等近30款应用;硬件设备合作伙伴主要以家电厂商为主,包括美的、九阳、老板电器等。 华为没有宣布明确的鸿蒙海外种子合作伙伴名单,但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透露,华为在中国之外的第一批鸿蒙合作伙伴阵容不容小觑。 一位车联网领域的专业人士透露,欧洲的一家头部车企也是鸿蒙的种子合作伙伴。 这些公司都是国内外软硬件行业的翘楚,种子选手可以为一个全新的开放生态打样,提升信心,但大中小完备的开发者阵营才能最大化为一个稳健强壮的开放生态提供持久动力。 另一个吸引开发者的解决路径是鸿蒙这件事情上,华为适度抽离。9月10日,余承东宣布,鸿蒙系统的代码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基金会去运营。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今年6月注册成立,由中国多家机构联合发起,是一家面向各类软硬件开源项目的全球性非营利公益机构,鸿蒙仅是该基金会所负责运营的开源项目之一。 一位接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核心人士向记者评价,这么做,华为有其战略考虑。鸿蒙开源项目由基金会运营比华为自己运营更加中立,从而更能吸引生态合作伙伴去参与该项目。 他说,开源基金会由理事会运营,理事会成员来自不同的公司或组织,华为只是理事会成员之一,从运作模式上保证了开源项目的中立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