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对段永平这个名字你还有陌生感。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不事张扬,而且功成名就时就已退出江湖,闲云野鹤,隐身于大洋彼岸。 其实,段永平早在1990年代就已驰骋商界,带领两家企业步入辉煌,一手打造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名扬天下的品牌。其后他又孵化造就了OPPO、vivo、一加等红在当下、畅销全球的电子产品和中国品牌。网易、拼多多等名企的背后,也都有他坚实可靠的身影。 网易的掌门人丁磊说,段永平是他一辈子的贵人,对他影响最大;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将段永平称为恩师,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我是他下一代的四徒弟”;而OPPO总裁陈明永则直言,“阿段是我们的精神领袖”;vivo总裁沈炜和一加创始人刘作虎也都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段永平的引领。 段永平是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弄潮儿、罕见的商界奇才。由于他的刻意低调,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 赢在开枝散叶间 1961年3月,段永平出生于江西,都是大学老师的父母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走“五七”道路,下放到了井冈山农村。虎头虎脑的小永平跟着大人插秧、割稻,也和小朋友摸鱼、打鸟,有苦也有甜的童年,造就了他顽强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 1978年,17岁的段永平以高分考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初到杭州,奉母命给舅舅打电话,却不知如何拨号。孰料,就是这个“土包子”,十多年后却成为中国无绳电话大王和两款移动电话的开创者。 1982年段永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在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国企,他却提不起精神,内心的躁动与现实的刻板开始冲撞,三年后断然辞职,跨界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读研时,他曾贩卖过章光101,短暂的商业试水,虽然没赚到多少钱,创业的梦却从此生根发芽。 研究生毕业后,他“犯傻”地放弃了首都北京,前往改革开放最火热的广东珠三角。他意识到,只有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有所作为。 来到广东之初,段永平先是进了一家看起来光鲜的公司,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老板并不尊重知识和人才,自己的雄心壮志也无从施展,于是毅然决然地跳槽走人。 其后,段永平进入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一个叫作日华电子的小厂。是金子就会发光。段永平在这个穷地方干得风生水起,能力一流,业绩超群,不久就被提拔为厂长,这一年他28岁。 日华电子租用台湾的一个品牌组装生产家庭游戏机,由于对方傲慢且不守信,段永平一怒之下自创品牌,于是诞生了风靡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和学习机。 段永平在狠抓管理和产品的同时,大手笔地花了40万元,于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砸下了一个广告,小霸王一下子具有了全国的知名度,销售随之大幅飙升。尝到了冒险的甜头后,1992年小霸王又斥资200万再次问鼎央视,结果爆棚,当年实现销售过亿,不但一举扭亏,还净赚了八百多万。 那时,电脑无比昂贵,普通人只能望而兴叹。1993年段永平主导研制出了电脑学习机,为大众电脑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替代方案。小霸王迎风而立,蒸蒸日上。 栽下梧桐树,有凤自然来。段永平深刻地认识到,要有好产品、好制度、好广告,更要有好的团队。在他的主持下,一批精英人才,纷纷加盟小霸王。其中包括后来创立读书郎的秦曙光、与杜国楹一起搞出好记星的张雨南、创立金正的杨明贵,以及金志江、陈明永、沈炜等。 1995年,高歌猛进的小霸王遭遇了发展的瓶颈。日华电子和怡华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按当时的组织架构和条条框框,段永平无法兑现对高管和员工的承诺,他希望将日华改制为股份制。他的要求被拒绝。机制的先天缺陷,使事业裹足不前。如果跳槽,个人损失千万巨资可以承受,难的是将要欠下一笔无法偿还的“人情债”——集团老总陈健仁对他赏识和重用的知遇之恩。 段永平最后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1995年8月,段永平告别了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日华,在陈健仁为他举办的盛大欢送酒会上,“动情而悲壮”,很多人都哭了,段永平后来说:“只觉千杯少,只想一醉方休。”这个34岁拿得起、放得下的硬汉内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一个月后,在距离小霸王30公里的东莞市长安镇,段永平创建了自己的企业,正式命名为步步高电子公司。时间永远站在成功者一边。段永平从零开始,仅用了三年时间,便把步步高的多个领域做到了行业巅峰,创造了商业奇迹,书写了人间神话。 这时,段永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令世人目瞪口呆。他把正处于上升期的步步高一拆为三,开枝散叶,由金志江负责教育电子业务、陈明永负责视听电子业务、沈玮负责通讯科技业务。三大板块人随事走,股权独立,互无从属关系。段永平对他们说,“放手去干,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段永平亲自培养起来的几员爱将,还显稚嫩的肩膀都挑起了大梁,一个比一个做得精彩,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段氏体系”由此悄然形成,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段永平骨子里生长着不安分的种子,他的不断跳槽,实际上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冒险和改变。告别既往的成就,向往未知的魅力。人在江湖,仗剑行走,不惧挑战,因为梦在远方,在天涯。